追寻红色足迹,赓续精神血脉。7月16日至18日,经济管理系知行精为志愿服务队在学生党支部教师党员的带领下,走进胶州市洋河镇,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。通过走访军人家庭、对话退役士兵、参观红色纪念馆等形式,深刻感悟红色精神,以实际行动传承革命薪火,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红旗永驻心间,三代传承家国情

7月16日,在走访洋河镇曹家庄时,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格外醒目,这面旗帜已经伴随着奶奶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岁月——从东北到山东,从旧居到新家,始终如一地飘扬在她的门前。在奶奶身边,队员们聆听着这个家庭的故事。在东北生活三十余年后,她搬迁到曹家庄已有七八个年头,谈起村庄变化,奶奶笑着说:“政策好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”奶奶的丈夫和儿子都曾投身军旅,如今虽已离世,但他们的精神仍在延续——孙子也成为一名光荣的飞行员。“无论什么时候,我们一直相信国家、相信党。”她朴实的话语中饱含着普通百姓对党和国家最真挚的情感。这面飘扬三十余载的旗帜,不仅见证了一个家庭的忠诚信仰,更诉说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。
军魂铸就创业路,初心不改报国情


7月17日,团队采访了洋河镇退伍军人杜凯。他曾是北京武警部队的一名战士,退役后不忘学习,完成学业后选择自主创业,如今经营着一家烧烤店。他说:“部队教会了我坚韧和担当,退役不褪色,我要用双手创造新生活。”他鼓励队员们珍惜青春时光,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。谈及乡村“空心化”问题与老龄化问题,他认为这是城乡发展失衡的时代缩影,既理解青年逐梦选择,又期盼乡村重拾吸引力,让年轻人“走得出去,也回得来”。
从保家卫国到建设家乡,变的是身份,不变的是“退役不褪色”的担当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红色精神及最强大的精神动力,激励着无数新时代青年勇担使命、砥砺前行。
红色记忆映初心,青春践行担使命


7月18日,团队来到洋河镇河西郭村艾山红色记忆纪念馆。记忆馆内陈列的珍贵史料与革命文物,生动再现了洋河镇在党的领导下从战火纷飞到建设发展的奋斗历程。队员们驻足于斑驳的老照片、泛黄的革命文献前,聆听讲解员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。在这里,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脉动交织,无不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中洋河人民的坚定信仰与无私奉献。此次活动让青年学子在红色记忆中叩问初心,从历史纵深中汲取力量,红色基因是我们奋斗的力量源泉,革命先辈的精神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。
青春续写红色篇章,步履永不停歇
本次活动,是知行精为志愿服务队将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体现。从英雄家庭的感人故事到退伍军人的奋斗经历,从红色纪念馆的历史回望到青春誓言的铿锵有力,队员们以脚步丈量红色土地,用心灵感悟信仰力量。未来,团队将继续深化红色教育成果,探索更多传承红色文化的实践路径,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书写属于青年的壮丽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