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
发布日期:2021-04-19 作者: 来源: 点击:
序号 |
指标名称 |
测评权重 |
能力测评要素 |
1 |
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能力 |
30% |
行业产业研究能力 岗位分析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能力 |
2 |
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能力 |
30% |
课程标准开发能力 “X”证书标准融入能力 课程模块开发能力 模块化教学设计能力 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|
3 |
教材资源开发能力 |
25% |
开发新形态教材能力 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力 工作手册式教材能力 |
4 |
项目申报及成果转化能力 |
15% |
指导学生参加大赛能力 参加教师大赛能力 教学改革课题能力 教学成果转化能力 专业培训人才及质量能力 |
团队分工 |
主要工作内容及要求 |
负责人 |
团队成员 |
团队师德师风建设 |
1.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动团队建设 2.加强团队师德师风教育培训,筑牢“不敢失德、不能失德、不想失德”的思想长城 |
徐永红 |
李虹 孟省 王瑞卿 |
团队体制机制建设 |
1.构建校企“双元”团队建设机制,优化团队成员结构,组建校企“双师型”教学团队 2.完善教师培训制度,实施精准培训,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3.建立团队教师企业实践制度,实施教师分方向企业轮训机制,提升教师企业实践和创新能力 4.构建教师国外研修机制,全部骨干教师分批次、成建制赴德国北黑森大学等研修,提升教师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5.完善团队教师考核激励机制,实施教师诊改机制 |
徐永红 |
宫秀华 郝俊丽 丁文利 丁爱美 王春海 |
团队协作共同体构建 |
1.与顺丰、京东等物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,建设“双师型”教师培训基地、企业工作站等,实施现代学徒制等,铸造命运共同体 2.依托学院教师发展中心,构建团队教师发展中心,进行师德、模块化教学设计等专项培训,提升教师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 |
李虹 |
王春海 郝俊丽 赵霖潇 刘玫 |
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资源建设 |
1.对接职业标准,构建基于“1+X”认证的“平台+方向+项目实战”课程体系 2.专业教学资源开发,校企共同建设数字化优质课程,混合式课程和在线精品课程 |
王瑞卿 |
李虹 丁爱美 孟省 郑卫欣 |
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|
1.创新德技并修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.基于全面学分制改革,衔接物流“1+X”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,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开发 |
姚敏 王瑞卿 |
王瑞卿 郝俊丽 王春海 王琦 |
教材与教法改革 |
1.依托模块化教学团队开发活页式教材、工作手册式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,完善教材修订机制 2.依托学院信息化教学环境,实施“线上、线下,职场化”的混合式教学改革,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 3.依托1+X,岗位技能标准等修订完善课程标准 |
孟省 |
全体骨干教师 |
组织实施“1+X”职业技能证书工作 |
组织实施物流管理和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与考核,总结经验,推广典型做法 |
赵霖潇 |
吴洪艳 郝俊丽 王琦 曾钢 |
团队教学研究开展 |
聚焦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、1+X证书试点等领域,申报国家级教学改革课题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,总结凝练成果 |
郑卫欣 |
丁文利 韩文泉 王瑞卿 徐永红 |
教学模块 |
思政内容 |
教学方法 |
预期效果 |
水路运输模块 |
一带一路 |
教师—讲授历史故事,国家战略意图;布置任务,提出要求; 学生—查阅资料,分析讨论,制作ppt并汇报。 |
“一带一路”将爱国主义元素融入课程知识点,带领学生,了解国家宏观政策,和认识所学课程的价值。 |
装卸搬运模块 |
振超精神 工匠精神 |
教师—介绍事迹,提炼精神; 学生—感受技术水准,技术的价值,技术的练就过程,写出感受和体会。 |
让学生们体会”工匠精神“的真谛,明白在平凡的岗位上可以干出不平凡的业绩,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。 |
运输决策模块 |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提高环保意识,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。 |
教师—课堂讲授,视频资料,提出任务要求; 学生—查阅资料,调查研究,汇报成果。 |
通过设计物流线路、优化物流决策提升技,能并传达环保的理念。 |

“职场体验、项目实战、三层立体、内外兼修”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

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“平台+模块+方向”课程体系

“线上、线下,职场化”教学改革思路图
、